讲述者名片:刘秋明,女,34岁,籍贯江苏兴化,兴化市人社局人事科副科长。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,告诫全党时刻牢记“安而不忘危,存而不忘亡,治而不忘乱”。在当今全国上下奋战“十四五”规划,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时代要求下,我们更要在灵魂深处来一次思想洗礼,洗洗“暮气”、除除“浊气”、祛祛“病气”,真正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,只留清气满乾坤。 洗一洗慵懒散漫的“暮气”,昂扬敢为人先的斗志。网络上有句流行语“愿你走出半生,归来仍是少年”,保持“少年气”已然成为一种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,激励我们在苦海里乘风破浪,在岁月里披荆斩棘。然而我们当中有些人岁数不大,却尽显颓废守旧的“暮气”,看不到拼搏进取的“少年气”,少了一份意气风发,多了一点庸庸碌碌,曾经创新进取的锐气和主动担当的勇气荡然无存。工作总是被习惯牵着走、由规矩推着走,跟过去要办法,看别人怎么办,求平保稳,遇难就退,贻误了事业,迷失了个人。我们要摆脱“暮气”,就只有永葆“少年气”,就要有“三十功名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。莫等闲、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”的紧迫感和进取心,始终积极向上,主动进位、争先、创优,追求极致。 除一除腐化浮躁的“浊气”,保持清正廉洁的本色。古语有云:“忠信廉洁,立身之本”。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“我们共产党人更应该强化自我修炼、自我约束、自我塑造,在廉洁自律上作出表率”。然而,有些党员干部不仅没有起到带头示范作用,反而在灯红酒绿的大千世界中迷失自我,跳不出私利窠臼,抵不住糖衣炮弹,沾染了一身的“浊气”“腐气”,忘了党性,失了本色,脱离了群众,害人害己。我们当始终坚持“宁作清水之沉泥,不为浊路之飞尘”的底线思维,做到心中有民、心存敬畏、手握戒尺、慎独慎微,把清正廉洁内化到日常行为习惯中,方能“心不动于微利之诱,目不眩于五色之惑”,方能求一个问心无愧,养一身浩然正气,修一颗赤子之心。 祛一祛缺钙软骨的“病气”,坚定不忘初心的信念。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“钙”,没有理想信念,理想信念不坚定,精神上就会“缺钙”,就会得“软骨病”。生病要治,更要扶正固本、对症下药,少数党员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,追根溯源,都是由于理想信念“总开关”出了问题,信仰动摇,信念淡漠,偏了方向。我们只有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,才能不忘来时的路,才能看清脚下的征程。理想信念并不是概念化的口号,也不是格式化的宣言,理想信念只有践行于日常,才能“知所不豫,行且通焉”。只有经一线磨砺、基层鞭打,把理想落实到服务群众中,把信念落实到点滴工作中,悟深参透理想信念“为民服务”要义、职责岗位“权为民所用,利为民所谋”精髓,才能时刻腰杆硬脚板正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