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唐是我初中同学,一年到头难得一见,摸到我家算是“稀客”。我热情地和他一阵寒暄后,他仍旧局促不安、含糊其词,意思是请我帮他把孙女儿送到某高中就读,他磨磨蹭蹭地掏出一扎子钱放在桌上,说需要花钱尽管花。先用,不够告诉他一声。我笑着对他说,找人办事未必用钱开路,钱,你先收起来。他百般推阻、反反复复叫我把钱收下,就差求我了。我理解他的心情和心理,为了缓和僵局,便收下了。 送走老唐,我老伴急忙对我说,人家做农民的不容易啊,你怎么把人家这么多钱收下啦?我向老伴解释,这钱我如果不收下,他心里就不踏实,就以为我不肯帮忙,事情成与不成,将来会退给他。“噢,这还差不多。”老伴如同事后诸葛亮:“所以我没有回礼给他。” 第二天,我买了两包“软中”去了高中,分管招生的曹校长与我多年朋友。我说明来意后,请他帮忙。他原话是这么回说的,“目前还不知道开不开口子,只要收一个,第一个就是你的名额。”我见他登记在笔记本上,感激不尽,想着既然给了我一颗定心丸,我总得有个表示。工会徐主席是我高中同学,我请他出面邀请曹校长聚一下。好说歹说,曹校长还是婉言谢绝。我无可奈何,心想,事成之后再请曹校长吧。 时过月余,曹校长来电话了。他说,第一个先通知你老倪,叫学生尽快前往办理报名手续。我在电话里向曹校长千恩万谢。老唐那头听到我的消息后,心花怒放,很快赶到我家。我和他做好交代后,便拿出那一扎子钱,完璧归“唐”。他死活不肯收:“瞎说,这钱就是给你花的。”我告诉他,我承诺曹校长事成后请他们聚一下的,如果他肯给面子,我再通知你。钱你先拿回去,为孩子缴借读费吧。他说,那你打车、分烟也得开销啊。我说,为你老同学花这点小钱算什么,我怎么忍心将你这一扎子钱拆开呢!老唐一时坐立不安,在我的再三劝慰下,最终将钱装进了口袋。 望着离去的老唐,天空更加明媚灿烂,我的心头涌上一种喜悦,同时又觉得老唐过于“老实”——我细孙子在家,你未尝不可带点零食啊? 事实证明是我小人之心了。中秋节前,老唐拎着黄鳝和鸭蛋上门了。我诚心留他弄两盅,可他又死活不依。他问我,曹校长那边什么时候请。我如实相告:请是请了,可请不动,人家不忍心让你破费。老唐临走时点头哈腰,我老伴急急忙忙回赠几样礼品。老唐像被烫了一样坚决不肯接收。我老伴“抢呃打的”,边往他手里塞,边将他往外推,不获全胜决不收兵。 老唐走后,我和老伴说,老唐之所以坚持不接收回礼,是因为他发自内心的感谢我。但老伴还是冲我认真地说了那句说烂了的话,收礼就得回礼,要不会被人家骂坏话:送到庙里了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