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天下之本在国,国之本在家。”国以家为基,家以廉为贵。自记事起,父亲就重视对我的廉洁家风教育,我的耳边既有诸葛亮诫子的“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”,又有陆游的“令熟读经学,训以宽厚恭谨”;既有毛泽东同志的亲情“三原则”,又有周恩来同志的“十条家规”。可以说,廉洁家风教育体现在父亲的一言一行中,伴随着我成长的点点滴滴。
在参加工作的第一天,父亲将我喊到一旁,对我提出了几点要求:既要把自己当干部,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又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,高高在上,脱离群众;既要把公事当自己私事一样负责办,又要在办私事时不破坏公家的规矩;既要换位思考,理解他人,又要保持初心,问心无愧。这些话语既是父亲对自己数十年乡镇机关工作的思考和总结,更是对即将参加工作的我的告诫和期望,时至今日仍令我记忆犹新。
深入群众,慎用权力。每次从单位回家,父亲都会反反复复地向我强调,我所从事的执法工作位于基层一线,与人民群众交往密切,一定要融入到群众当中去,依法依规为百姓办事,化解矛盾,解决问题。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,不谋求个人私利和特权,牢记权为民所用、情为民所系、利为民所谋,以合格的共产党员标准来要求自己,规范自己。
秉公办事,真诚待人。对于儿时的我来说,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逢年过节时亲朋好友登门,父亲总是直截了当地将他们的“心意”拒之门外,对他们的诉求也总是念叨着“按照规矩办”,在规章制度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去帮助别人,从不走后门、拉关系。转眼间几十年匆匆而过,他用一举一动、一言一行培养起清正廉洁的家风,真正做到了“清清白白为官、干干净净做事、老老实实做人”。
不忘初心,坚守底线。作为一名基层新兵,每当我在工作中碰到难以解决的矛盾和问题,我都会想到父亲曾多次语重心长地提醒我,对于不理解的人和事要多换位思考,理解别人工作的不易,要群策群力,协同共进。也要有底线思维,损害群众利益的事不做,超过职权范围的事不做,违反党纪国法的事不做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“当官发财两条道”,从到基层工作的第一天起,就要坚守底线原则,心存敬畏、慎独慎微,无论八小时之内还是八小时之外,都要让清廉之风常在。
“欲影正者端其表,欲下廉者先其身。”在工作生活中,父亲始终做到忠诚、干净、担当,将他的言行融入到清廉家风教育中,在潜移默化中为我指明了做人做事的方向,我会牢记他的殷殷教诲、谆谆嘱托,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始终坚守廉洁底线,弘扬清风正气。